⒈ 用棗木翻刻法帖,再予捶拓,所得的拓本稱(chēng)“棗本”。
引宋 劉克莊 《答楊雙》詩(shī):“棗本流傳容有偽,箋家穿鑿苦求奇。”清 平步青 《霞外攟屑·斠書(shū)·硯史》:“戊午四月, 惜菴 子 子鳧待詔 贈(zèng)予拓本十二紙,即 吳 刻棗本。”
⒈ 利用棗木所刻的書(shū)版,翻印而得的版本稱(chēng)為「棗本」。
引宋·劉克莊〈答楊雙〉詩(shī):「棗本流傳容有偽,箋家穿鑿苦求奇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