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熊,指周文王卜“非虎非羆”之辭而得呂望于渭陽(yáng);巖,指殷武丁得說(shuō)于傅巖而殷得中興。后因以“熊巖”借指受帝王知遇。
⒈ 熊,指 周文王 卜“非虎非羆”之辭而得 呂望 于 渭 陽(yáng);巖,指 殷 武丁 得 說(shuō) 于 傅巖 而 殷 得中興。后因以“熊巖”借指受帝王知遇。參見(jiàn)“熊羆”、“熊飛”。
引清 杜岕 《渡淮》詩(shī)之二:“鑾駕師誰(shuí)駐?熊 巖 志未酬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