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春秋賢士鮑龍未遇時(shí),跪石而吟。后以“跪石”指賢士未受知遇之時(shí)。
⒈ 春秋 賢士 鮑龍 未遇時(shí),跪石而吟。后以“跪石”指賢士未受知遇之時(shí)。
引漢 劉向 《說(shuō)苑·尊賢》:“寧戚 擊牛角而商歌, 桓公 聞而舉之; 鮑龍 跪石而登嵼, 孔子 為之下車。”宋 蘇軾 《磻溪石》詩(shī):“安知 渭 上叟,跪石留雙骭。”明 楊慎 《<唐絕增奇>序》:“逃虛町廬聊以自?shī)剩蚴飨萝囌l(shuí)與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