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劣馬。
⒉ 謂能力低劣。
⒊ 喻庸劣的才力。
⒈ 劣馬。
引漢 班彪 《王命論》:“駑蹇之乘,不騁千里之涂;燕雀之疇,不奮六翮之用。”
唐 駱賓王 《上兗州崔長(zhǎng)史啟》:“得使伏櫪駑蹇,希騏驥而蹀足?!?br />清 方履籛 《為金近園答朝鮮進(jìn)士尹玉壺書(shū)》:“駿驥馳空,迴顧駑蹇?!?/span>
⒉ 謂能力低劣。
引晉 盧諶 《贈(zèng)崔溫》詩(shī):“恨以駑蹇姿,徒煩 非子 御?!?br />明 方孝孺 《轅馬說(shuō)》:“其或所服之不稱(chēng),則雖善御者不能調(diào)也,駑蹇者力不能勝,狡憤者易懼而變,有行坦途驚蹶而僨其車(chē)者矣?!?/span>
⒊ 喻庸劣的才力。
引《北史·高謙之傳》:“今二圣遠(yuǎn)遵 堯 舜,憲章 高祖,愚臣亦望策其駑蹇,少立功名?!?br />唐 柳宗元 《謝除柳州刺史表》:“謹(jǐn)當(dāng)宣布詔條,竭盡駑蹇……庶答鴻私,以塞餘罪?!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