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微賤;卑陋。
⒉ 指隱居之士。
⒈ 微賤;卑陋。
引漢 牟融 《理惑論》:“鄙人矇瞽,生于幽仄,敢出愚言,弗慮禍福。”
唐 陸龜蒙 《祀灶解》:“天至高,灶至下;帝至尊嚴(yán),鬼至幽仄。”
⒉ 指隱居之士。
引《宋書·順帝紀(jì)》:“今可下宣州郡,搜揚(yáng)幽仄,摽采鄉(xiāng)邑,隨名薦上。”
唐 杜甫 《奉寄章十侍御》詩(shī):“朝覲從容問(wèn)幽仄,勿云 江漢 有垂綸。”
金 元好問(wèn) 《宏州贈(zèng)曹丈子玉》詩(shī):“邱園舊憶詢幽仄,裘褐今聞識(shí)姓名?!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