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精細深切。
引明 李東陽 《麓堂詩話》:“韋應物 稍失之平易, 柳子厚 則過於精刻?!?br />清 吳偉業 《梅村詩話》一:“《過南中》有云:‘草迷 三國 樹,水改 六朝 山。’ 九青 曰:‘天下之山未有不由水改者?!溆靡饩倘绱??!?br />范文瀾 蔡美彪 等《中國通史》第二編第五章第三節:“謝靈運 性愛山水,作詩主要是描寫景物,景物之美也確實被他精刻地描寫出來?!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