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居無(wú)定所,漂泊流浪。
例浪跡天涯。
英travelling foot-loose;
⒈ 見(jiàn)“浪跡”。亦作“浪跡”。
⒉ 到處漫游,行蹤不定。
引《文選·江淹<雜體詩(shī)·效張綽“雜述”>》 李善 注引 晉 戴逵 《棲林賦》:“浪跡 潁 湄,棲景 箕 岑。”
宋 蘇軾 《老人行》:“老人舊日曾年少,浪跡常如不繫舟。”
《孽海花》第十三回:“那位至交,也是當(dāng)今赫赫有名的直臣,就為妄劾大臣,丟了官兒,自己一氣,削髮為僧,浪跡四海。”
李瑛 《滔滔涅瓦河·寄紅場(chǎng)》詩(shī):“是呵,誰(shuí)知道他明日將要浪跡何方!”
⒊ 不拘形跡。
引《文選·江淹<雜體詩(shī)·效張綽“雜述”>》:“浪跡無(wú)蚩妍,然后君子道。”
李善 注:“浪,猶放也。”
⒈ 行蹤無(wú)定,到處流浪。
引晉·戴逵〈棲林賦〉:「浪跡潁湄,棲景箕岑。」
唐·李白〈酬談少府〉詩(shī):「壯心屈黃綬,浪跡寄滄洲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