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眩惑而恐懼。
⒈ 眩惑而恐懼。
引《晉書·姚興載記下》:“足令 吳 兒俯仰回惶,神爽飛越。”
《魏書·高道悅傳》:“且子來(lái)之誠(chéng),本期營(yíng)起,今乃修繕舟檝,更為非務(wù),公私回惶,僉深怪愕。”
眩惑而恐懼。 《敦煌變文集·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》:“長(zhǎng)者聞?wù)Z意以悲,心里迴惶出語(yǔ)遲。”
《敦煌變文集·歡喜國(guó)王緣》:“説了夫人及大王,兩情相顧又迴惶。”
⒈ 恐懼、惶恐。也作「回遑」。
引《魏書·卷六二·高道悅傳》:「今乃修繕舟楫,更為非務(wù),公私回惶,僉深怪愕。」